來源:北大青鳥總部 2019年05月14日 09:29
距離高考24天了,相信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,一定是在有條不紊地前行,但有些同學總在想高考考不好怎么辦,我想現(xiàn)在正是需要家長,朋友鼓勵的時候。今天,北大青鳥整理一些高考小問答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!
考試前學生最擔心的是什么?
考生考試前最多的擔心是“怕考試發(fā)揮失?!薄TS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(xiàn)過一、二次考試發(fā)揮失常,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(xiàn)失誤。實際上所謂考試發(fā)揮失常,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、怪、難有關。
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,高級別的正規(guī)考試,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,反而不會出現(xiàn)有時在學??荚嚦霈F(xiàn)的怪題、偏題,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。
學生有哪些壓力?
理解孩子有哪些壓力,你才能真正幫到他。一般說來同學們的壓力來自兩方面,一是心理上的,怕自己考得不好,達不到父母的期望;二是身體上的(這個反而被家長們忽視),長時間的緊張學習,超強度的聽課做題,他的身體自然感覺不舒服、累、壓抑。
家長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期望值,另一方面要多關心他的身體健康,保證睡眠,同時包容他的負面情緒。
家長不該說什么?
不要總是問“復習得咋樣了?”因為孩子沒法回答你!事實上沒有人是“復習完了”才去參加考試的,總會有點不放心沒把握。而如果他事實求實地回答你,沒復習好,這個信息又會強化他內心的不安,增加他上考場的壓力。
不要總是跟孩子討論最后的結果。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抓緊一切時間學習,言語中帶著威脅和恐嚇。試想一下,如果我們要從一條湍急的河流上走過一座獨木橋,過橋之前不斷地說掉下去會如何如何,那么過橋的時候還能走得安穩(wěn)么!
為什么越臨近考試,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學?
當孩子出現(xiàn)這種狀況時,請家長首先理解,這是大腦給出的一個信號:孩子需要適當休息調整了。人的大腦與其他器官一樣,需要勞逸結合,如果外界強制性地給予學習任務,大腦自身的保護機制便會產生所謂“保護性抑制”,就是說這時候的大腦已經沒有運轉的效率了!
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想想孩子平時都喜歡什么活動,提醒他休息休息。有這樣的一名高三學生,有一次在課間織毛線,原來,當老師告訴他們減壓的一個辦法是做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時,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編織,她說這么做的確感覺好一些。
如何回答孩子“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?”
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父母,“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?”有的家長說,“無所謂,考不好就考不好!”有的家長說,“考不好就完了,我沒辦法,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吧?!边@兩種回答都不可取,考試對孩子、對家長都很重要,不可能無所謂,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,要么是對孩子早已失去信心;而強調考不好的可怕后果,則會干擾孩子對學習的專注。
這個時候最好認真地、誠實地與孩子共同面對這個問題,承認考不好的確是我們不愿接受的,但無論怎樣現(xiàn)在都要盡心盡力,“咱們盡力!”只有這樣,將來才不會后悔、自責。
高考考不好怎么辦?北大青鳥想說,現(xiàn)在距離高考還有一段時間,我們能做的就是使他在這個時期保持一個穩(wěn)定的學習心態(tài)。具體來說,一是照顧好他的飲食、生活起居,二就是閉上批評的嘴巴。也許他吃飯的時間有點長,也許他在廁所磨嘰了半天,也許一晚上他去廚房翻了幾次冰箱……不管怎樣這段時期不要吭聲,這是你對孩子的體諒,這就是家長能為孩子做的。
推薦閱讀: